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新民网房产频道 > 楼市观察 > 正文

让科学与人文的融洽动能助力青少年成长,在上海科创教育经典导读共探未来教育新方向

来源:新民网资讯     编辑:陈孜孜     2022-12-08 09:30 | |

  非学无以立身,非教无以立国。办好教育是帮助青少年全面成长强有力的促进因素,而数字化时代的到来,也正在为未来教育之路的探索提出全新挑战。

  12月8日,上海科创教育经典导读第一季第十一期上线。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上海教育学会会长——尹后庆担任导读嘉宾,针对青少年教育的问题提出了未来学校教学的可能性,并为我们导读《科学是美丽的》。时代的要求为当下教育模式提出新挑战,尹后庆从传播技术的革新出发,分别从教师与学生、理论与实践、科学与人文等角度探讨了教育赋能青少年成长的几大方向,覆盖认知、情感、精神、行为等多方面话题,对探索未来教育之路提供了新的启发。

  “启屏在网,问疑索知”,在尹后庆看来,现代信息传播的形式在发生全新变革,多元学习工具和碎片化学习时间使得人们可以随时随地进行阅读和学习,这意味着个性化、差异化的学习需求正在增加。固守传统的教学模式已不足以满足学生现阶段的需要,师生角色、知识获取、能力要求需做出适时的探索。尹后庆提出年轻一代要学会从书本之上获得智慧体验,首先,在课堂教育的师生关系中,老师要注意从学科的传授者转变为学习的引导者,学生要从被动的接受者变为主动的实践者;其次,学校要在实践创新的引领上更侧重指导学生人文精神的体验,帮助青少年塑造思维力量,提升心智境界。

  如何在学习中感受到生命的意义与价值?尹后庆向青少年推荐由科学家沈致远先生所著的《科学是美丽的》一书,尹后庆认为科学就像雾海里航行的轮船,不仅需要理论的把舵,还需要人文精神的指引。此书用充满人文美育的方式向人们传输科学知识,帮助读者在科学美的氛围中陶冶性情。这与未来教育的发展方向一致,除了知识接受式的理论学习外,还要注重人文情感的渗透,在学中乐,在乐中学,触发那些富有生命活力的人文教育模式,让学生感受科学求真的魅力。

  未来教育的创新探索任重道远,需要在科学与人文思维之间进行辩证的抉择,把握教育的变与不变。综合当下“双减”政策的实施来看,尹后庆认为今天的教育拥有更加丰富深刻的含义,社会致力于为学生创设一个精神成长和生命发展的校内外生活,通过情景教学构建学生对科学知识的理解,同时发展兴趣活动以增强学生的人文体验。尹后庆也向学校、家长提出恳切建议,“我们需要为学生提供走进大自然的机会,丰富的学校和家庭生活是孩子生命成长的摇篮”。的确,信息时代的泛在学习打破了传统学校教育模式的界限,现代教学必须在保留中做出新的探索与调整。尹后庆相信,在未来,老师授课与学生实践将相辅相成,学科教育的定位被情景化教学所覆盖,学校将越来越重视学生兴趣养成与能力本领的获得,帮助青少年在学习中全面成长。正如沈致远先生在书中所道,科学规律是美丽的,追求知识的过程更是快乐的,当学生能够在“科学求真”的路上体会到“真中涵美”,便是真正实现了科学思维与人文体验之间的平衡。

  数字化信息时代为教育赋予了新的可能,探索的脚步不停,但教育的使命始终不变。随着科技越来越发达,求学的道路将越走越宽,求知的步伐也将越走越快。因此,在传授学生科学知识的同时,也要呼唤人文实践精神回归教学领域,才能让知识的美丽赋予创新动能,让青少年在充满生命活力的学习氛围中自由而全面地卓越成长。

  12月15日,第一季第十二期上海科创教育经典导读即将上线,同济大学物理学教授、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获得者——吴於人担任导读嘉宾,推荐《迷人的物理之惑》,通过具体真实的物理学研究与应用案例,启迪青少年感受物理学世界的魅力。

  阅读科创经典,活动小贴士:

  自9月15日起连续15周,上海科创教育经典导读顾问或导读人将在每周四推出一期科创教育经典导读视频,于“上海科创委”公众号、“上海市科技艺术教育中心”公众号、“樊登读书APP科创导读”板块,上海人民广播电台FM93.4等媒体平台上线。同时,每一期都会推出一本科创教育经典读物上线樊登读书APP;此外,上海世纪出版集团等还会重点推荐科创教育经典读物和其他相关读物,也欢迎青少年朋友们在活动平台参与留言“你最喜欢的一本科技创新书”,将心目中的好书分享给更多人。






新民网出于传递资讯的目的刊登此文,不代表本网观点

今日热点

网友评论 小提示:您要为您发表的言论后果负责,请各位遵守法纪注意语言文明
您还能输入300
最新评论 [展开]

新民报系成员|客户端|官方微博|微信矩阵|新民网|广告刊例|战略合作伙伴

新民晚报|新民网|新民周刊|新民晚报社区版

新民晚报数字报|新民晚报ipad版|新民网客户端

关于新民网|联系方式|工作机会|知识产权声明

北大方正|上海音乐厅|中卫普信|今日头条|钱报网|中国网信网|中国禁毒网|人民日报中央厨房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ICP):沪B2-20110022号|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3|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9381

广电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沪)字第536号|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900430043|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044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90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79号

新民晚报官方网站 xinmin.cn ©2022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