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网济南2月20日讯今天,记者从山东省政府新闻办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十三五”期间山东将实施智慧国土工程,通过构建“国土资源云”平台,建设国土资源大数据应用分析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提升国土资源管理信息化水平和社会化共享服务能力。
实现“地下3000米探测”
山东省国土资源厅党组书记、厅长李琥在发布会上介绍,《山东省国土资源“十三五”科技创新工作规划》全面分析了我省国土资源科技创面临的新形势,《规划》核心内容主要是,明确提出了符合我省实际的“321”国土资源科技创新工程,这是国土资源部“三深一土”科技创新战略在我省落地的具体体现。“3”是指绿色勘查与深部探测、绿色开采利用、绿色土地三个重点基础性工程;“2”是指清洁能源、清洁地质环境两个重点应用工程;“1”是指智慧国土一个重点支撑工程。
其中,实施绿色勘查与深部探测工程,既是解决地学重大基础理论问题的需要,更是保障我省能源资源安全、扩展经济社会发展空间的必然选择。就是要始终坚持绿色发展理念,创新勘查技术和方法,实现环境影响最小化、勘查成果最大化、勘查投入最优化。通过这一工程的实施,完善2000米勘查技术体系,实现3000米深度探测能力,形成5000米深度探测技术,绿色勘查和深部探测技术继续保持国内领先水平。基本目标是:以金、铁、煤等重点矿种绿色勘查和深部探测为主攻方向,建立和完善深部找矿综合勘查技术体系。工作布局和重点任务:一是加强重大地质问题攻关,深化地质基础和地质填图研究。二是开展深部矿产资源勘查技术攻关,创新深部探测技术方法。三是加强海洋地质调查和环境监测,加大海洋地质勘查装备研发力度。
注重矿产与土地资源保护
李琥说,土地资源的保护与合理利用,事关国家粮食安全、社会稳定和可持续发展。实行耕地数量、质量、生态三位一体保护,核心在推进土地综合整治,突破口在土地工程技术创新。我省人多地少、耕地后备资源不足、土地安全形势十分严峻。实施绿色土地工程,加快补齐土地科技创新短板,破解土地资源保护和保障瓶颈,保障我省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迫切需要。
基本目标是:以保护耕地和节约集约用地为核心,在土地调查监测、国土空间优化利用、土壤污染防治等方面取得新进展,形成一批原创性理论与技术成果。工作布局和重点任务:一是拓展土地资源调查与监测技术,全面摸清和实时掌握土地资源家底。二是创新国土空间优化开发与节约集约利用技术,建立土地承载状况监测与评估长效机制。三是开展耕地质量提升技术示范,完善耕地保护与土地综合整治技术体系。四是大力探索土壤污染调查与修复技术,促进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施,为确保“舌尖上的安全”提供技术支撑。
开发利用地热等“清洁能”
我省是工业大省,也是能源资源消耗大省,大气污染形势日益严峻,节能减排压力巨大。煤炭燃烧已成为温室效应、雾霾天气的重要原因。开发利用地热能等清洁能源已迫在眉睫。基本目标是:以浅层地温能、水热型地热、干热岩等为重点,在多热源蓄能系统、地热尾水回灌、人工热储建造及高温钻探等技术方面实现新突破。
工作布局和重点任务:一是推进浅层地温能调查评价与关键技术研究,制定技术标准和行业规范。二是编制我省地热能中长期开发利用规划,开展区域地热资源和大型地热田调查,进行地热资源区划;开展地热资源尾水回灌技术攻关,构建适合我省的地热资源勘查开发技术体系。三是开展干热岩地质勘查和开发利用技术攻关,重点在高温高压钻探技术和人工热储建造技术研究方面取得新突破。四是发展非常规油气资源勘查技术,加强地质钻探及开发技术攻关,建设勘查开发科技示范基地。
打造山东省“国土资源云”平台
实施智慧国土工程,开展测绘地信和信息化相关技术攻关,对于我省落实大数据战略、“互联网+”行动计划和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基本目标是:以提升测绘公共服务保障能力为基础,构建地理信息大数据集成服务平台和遥感应用技术体系;以推进国土资源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重点,构建国土资源大数据中心,推动智慧国土建设。工作布局和重点任务:一是深化新型基础测绘关键技术研究,构建省级地理信息资源云。二是开展地理省情监测关键技术攻关,形成快速、规模化地理省情监测与分析能力。三是推广国土资源卫星遥感综合应用,开展国土资源全要素遥感快速提取和土壤遥感数据定量反演等技术研究,提升遥感应用支撑服务能力。四是构建山东省“国土资源云”平台,建设国土资源大数据应用分析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提升国土资源管理信息化水平和社会化共享服务能力。(大众网-山东24小时记者 王宗阳)
侬好上海由新民网出品
微信号:helloshanghai2013
吃喝玩乐、上海故事、同城活动
每天热爱上海多一点,
加入小侬家族就对啦!
新民晚报官方微信
微信号:xmwb1929
有用、有益、有趣
街谈巷议微信
微信号:xinminwangshi
街头访谈,麻辣点评
新民报系成员|客户端|官方微博|微信矩阵|新民网|广告刊例|战略合作伙伴
北大方正|上海音乐厅|中卫普信|东方讲坛|今日头条|钱报网|少儿英语教育论坛|中国网信网|中国禁毒网|陆家嘴金融网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ICP):沪B2-20110022号|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09001|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9381
广电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沪)字第536号|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900430043|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044号|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90号|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79号
新民晚报官方网站 xinmin.cn ©2013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声明:
• 在本网站刊登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美术设计、程序及多媒体等信息,未经著作权人合法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获得著作权人合法书面授权的,必须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使用时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法律责任。凡注明为其他媒体来源,均为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新民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 您若对稿件处理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即与新民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
电话:021-22899999 传真:021-62677454
邮箱:稿件处理 处理时间:9:00—1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