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在线报道(记者 杨琼)近日,中国国务院批复了《核安全与放射性污染防治“十三五”规划及2025年远景目标》。《规划》提出,中国的核设施安全到2025年时整体将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这部《规划》历时3年编制。中国环境保护部核设施安全监管司司长郭承站表示,《规划》是国家安全顶层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生态环境保护战略部署的重要内容,也是一部指导和加强中国核安全与放射性污染防治的专项规划。《规划》提出了2016年至2020年的目标以及到2025年的远景目标。
郭承站介绍说:“到‘十三五’末,我国运行和在建核设施安全水平明显提高,核电安全保持国际先进水平,放射源辐射事故发生率进一步降低,核安保和应急能力得到增强,核安全监管水平大幅提升,核安全、环境安全和公众健康得到有效保障。到2025年,我国核设施安全整体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辐射环境质量持续保持良好,核与辐射安全监管体系和监管能力实现现代化。”
为实现这一目标,《规划》提出,要保持核电厂高安全水平,减少核技术利用辐射事故发生,提高核安全设备质量可靠性,提升核安全水平,加强核与辐射事故应急响应等等。对此,中国政府将完善法律法规,强化政策配套,推进公众沟通,深化国际合作。在“十三五”期间,中国在核安全领域将实施六大工程,包括核安全改进工程、核设施退役及放射性废物治理工程、核安保与反恐升级工程、核事故应急保障工程、核安全科技创新工程、核安全监管能力建设工程等。
中国是核能核技术利用大国。现有35台运行核电机组、21台在建核电机组,在建核电机组数量世界第一。30多年来,中国核能与核技术利用事业始终保持良好安全业绩。总体而言,当前中国核与辐射安全风险可控,未发生放射性污染环境事件。而在刚刚发布的《规划》中,也将核安全观作为统领,强调“坚持安全第一、质量第一”的根本方针。
郭承站表示,“《规划》还提出了一系列新要求,要按照国际最新核安全标准发展核能与核技术利用事业;强化依法治核理念;实施最严格的核安全监管;核能发展部门、核安全监管部门、各级人民政府和企事业单位要切实履行保障核安全、环境安全和公众健康的根本宗旨。”
为了预防和防止周边国家可能对中国的核辐射影响,郭承站表示,中国已在边境建立了立体的防控体系,环保部门将常抓不懈、常备不懈做好监测和预防工作。
郭承站说:“在边境地区,目前有160多个国控辐射环境自动监测站,今年还要建135个,同时(建立)核设施周边监督体系。到‘十三五’末,形成严密的监测防控体系,来保障周边可能对我国辐射的影响。”
侬好上海由新民网出品
微信号:helloshanghai2013
吃喝玩乐、上海故事、同城活动
每天热爱上海多一点,
加入小侬家族就对啦!
新民晚报官方微信
微信号:xmwb1929
有用、有益、有趣
街谈巷议微信
微信号:xinminwangshi
街头访谈,麻辣点评
新民报系成员|客户端|官方微博|微信矩阵|新民网|广告刊例|战略合作伙伴
北大方正|上海音乐厅|中卫普信|东方讲坛|今日头条|钱报网|少儿英语教育论坛|中国网信网|中国禁毒网|陆家嘴金融网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ICP):沪B2-20110022号|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09001|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9381
广电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沪)字第536号|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900430043|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044号|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90号|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79号
新民晚报官方网站 xinmin.cn ©2013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声明:
• 在本网站刊登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美术设计、程序及多媒体等信息,未经著作权人合法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获得著作权人合法书面授权的,必须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使用时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法律责任。凡注明为其他媒体来源,均为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新民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 您若对稿件处理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即与新民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
电话:021-22899999 传真:021-62677454
邮箱:稿件处理 处理时间:9:00—1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