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北京4月24日电(潘子荻)24日上午,我国第一次全国地理国情普查公报正式对外发布。此次普查历时三年,首次全面准确地摸清了我国地理国情家底。如此庞大的普查工作,有何意义?将对国土资源规划带来哪些影响?又该怎样保证获取的数据真实可靠?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就此次普查工作和普查公报情况举行发布会,回应关切。
摸清地理国情家底 准确掌握资源环境承载力
据第一次全国地理国情普查领导小组副组长库热西·买合苏提库介绍,地理国情是国家重要的基本国情,也是山水林田湖等自然要素和铁路、公路、建筑物等人工设施在地理位置、空间分布等方面的基本信息。在制定和实施国家发展战略和规划、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推进自然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合理配置各类资源,推进自然生态系统,合理配置各种资源,做好防灾减灾和应急保障服务等方面发挥着基础保障作用。
十八大之后,国家全力推动“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发展战略,尤其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到了更加突出的位置,所以开展全国地理国情普查,是为了摸清地理国情家底,科学揭示资源、生态、环境、人口、经济、社会等要素在地理空间上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内在关系,准确掌握科学分析资源环境的承载能力和发展潜力。
普查、土地调查叠加分析 提供科学决策“大数据”
新闻发布会上国土资源部副部长王广华说,通过地理国情普查和土地调查这两种数据的空间叠加分析,准确定位耕地撂荒,为土地用途的管制、耕地占补平衡、基本农田保护、农业设施发展规模评估,包括农业结构调整等,提供了决策支持和数据支撑,对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实现国土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同时,利用普查的成果能够更加丰富资源环境承载力的评价、国土空间生态环境评价、国土空间开发适应性评价、空间规划开发强度测算等基础性评价工作的数据信息支撑。同时有利于提升国土空间规划的科学性和准确性,丰富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工作底图的数据,辅助划定城市开发边界和生态红线,实现国土空间资源的优化配置。
“精度高,质量好,无干扰” 九字方针确保数据真实可靠
“普查要获取数据,只有数据真实、可靠、精准了,数据才好用,才能用。”国务院第一次全国地理国情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常务副主任李维森介绍,为达到此目的,他们从“精度高,质量好,无干扰”三方面、九个字入手。
第一,精度高。本次普查采用优于1米分辨率遥感影像覆盖全国92%以上,采集数据图斑小,数据源精度高。第二,质量好。确保数据真实可靠,严把质量关;抓好顶层设计,全国一盘棋;严格市场准入,技术人员持证上岗;强化质量保证体系,“两级检查、一级验收”,确保普查全过程的质量。第三、无干扰。采用数据直报的形式,避免了市县由于地方利益和人为因素对数据的影响。
侬好上海由新民网出品
微信号:helloshanghai2013
吃喝玩乐、上海故事、同城活动
每天热爱上海多一点,
加入小侬家族就对啦!
新民晚报官方微信
微信号:xmwb1929
有用、有益、有趣
街谈巷议微信
微信号:xinminwangshi
街头访谈,麻辣点评
新民报系成员|客户端|官方微博|微信矩阵|新民网|广告刊例|战略合作伙伴
北大方正|上海音乐厅|中卫普信|东方讲坛|今日头条|钱报网|少儿英语教育论坛|中国网信网|中国禁毒网|陆家嘴金融网|人民日报中央厨房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ICP):沪B2-20110022号|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09001|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9381
广电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沪)字第536号|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900430043|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044号|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90号|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79号
新民晚报官方网站 xinmin.cn ©2013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声明:
• 在本网站刊登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美术设计、程序及多媒体等信息,未经著作权人合法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获得著作权人合法书面授权的,必须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使用时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法律责任。凡注明为其他媒体来源,均为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新民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 您若对稿件处理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即与新民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
电话:021-22899999 传真:021-62677454
邮箱:稿件处理 处理时间:9:00—16:00